商標注冊,如何認定“惡意搶注”商標的行為?
商標注冊,如何認定“惡意搶注”商標的行為?隨著國內市場經濟的快速增長以及全球經濟的快速融合,商標成為廣大消費者區分不同商品和服務來源的主要依據,商標注冊申請數量也在不斷增加。在高額經濟利益的驅使下,商標注冊申請環節和商標使用過程中出現了“傍名牌”、“惡意搶注”他人在先使用的商標等不正當競爭現象。那么,如何認定“惡意搶注”商標的行為?
根據《商標法》第三十一條的規定,“不得以不正當手段搶先注冊他人已經使用并有一定影響的商標”。所謂“惡意搶注商標”,是指申請人以謀取不正當利益為目的、用不正當手段搶先注冊他人已經使用但尚未注冊的商標的行為。所以,認定“惡意搶注”商標的行為應滿足以下幾個條件:
一、“搶注”申請人為了謀取不正當利益。
“搶注”申請人是把他人在先使用但尚未注冊的商標作為自己的商標向商標局提出申請,這種行為本身就已經侵占了他人的勞動成果。如果該商標注冊成功,“搶注”申請人作為商標注冊人擁有依法支配其注冊商標并禁止他人侵害的權利,包括商標注冊人對其注冊商標的排他使用權、收益權、處分權、續展權和禁止他人侵害的權利。“搶注”申請人有可能利用其注冊商標的排他使用權,禁止他人使用原本屬于自己的商標,或者利用其處分權對被搶注者高價轉讓或高價許可使用該商標。如果這些目的不能達到,則會提起侵權訴訟或向工商行政管理商門舉報并索取賠償。
判斷“搶注”申請人是否為了謀取不正當利益可以從以下幾種現象分析出來:(一)“搶注”申請人將商標注冊成功后是否自己使用,即用在自己的產品上,這種產品是否和被搶注人的產品屬同類或近似產品;(二)是否對被搶注人高價轉讓或高價許可使用該商標;(三)是否直接控告被搶注人侵權,并提出賠償請求。
通過上述幾方面的分析,如果“搶注”申請人注冊商標,主要不是自己使用,甚至自己并沒有產品,而后高價轉讓或向被搶注人提出賠償請求,可以認定他“搶注”商標的目的就是為了謀取不正當利益。
二、“搶注”申請人采取了不正當手段。
不正當手段,是指商標注冊申請人以不合理或不合法的方式,在商標注冊申請書和提供的相關材料中不真實地填報了有關事項,但是對于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而言,不可能對申請書和相關材料的真實性作出審查。因此,認定不正當手段,只可能在異議程序或在以后的被搶注人申請撤銷該商標的程序中,由被搶注人提出證據,證明申請人采用了不正當手段。
申請商標注冊應當遵守誠實信用原則,不得以弄虛作假的手段欺騙商標行政主管機關取得注冊,也不得基于進行不正當競爭、牟取非法利益的目的,惡意進行注冊。如果“搶注”申請人利用與他人同行的關系、利用與他人曾經合作過的背景,或者利用其自身的身份優勢和工作便利條件等,了解到商標在先使用者使用商標的情況,并能預見搶注該商標所帶來的利益而搶先注冊的,違背了“誠實信用”原則,應當認定為采取了不正當手段。
三、“搶注”商標注冊成功
只有搶注的商標注冊成功,才會最終形成“惡意搶注”。如果在異議程序,被搶注人發現自己的商標被他人申請,即可提出異議,導致其注冊不成功,當然就談不上“惡意搶注”。如果“搶注”商標在初步審定后3個月內沒有人提出異議的,商標局準予注冊并公告。至此,“搶注”商標注冊成功。
只有同時具備上述三個條件,才能初步認定“惡意搶注”商標的行為。最終認定“惡意搶注”商標的行為還必須輔以大量的證據來證明,比如被搶注人有證據證明被搶注的是有一定影響的商標,以及“搶注”成功商標是被搶注人在先使用并正在使用的商標等。
企業須知!據認監委官網顯示,95家認證機構遭注銷,101家資質被撤!iso27017認證聯系人,ISO27017認證流程ISO27701與其他標準的控制映射物業服務認證證書五星級關于植物保護機械強制性產品認證企業分類原則及3C認證所需時限ISO14001認證證書上面的注冊號代表什么意思?產品為來料加工的生產形式可考慮刪減哪些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要求TL9000認證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