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14001:2015認證中的“領導作用”
ISO14001:2015認證專門增加了“領導作用”一章,體現了“領導作用”在環境管理體系中的重要地
位。同時在ISO 14001-2015環境管理體系標準的框架結構中,將“領導作用”放在了中心位置。它與管理
體系的“策劃”“支持”和“運行”“績效評價”以及“改進”四大部分均緊密聯系。也體現了領導作用
在環境管理體系中的核心地位。
iso14001:2015認證領導作用在環境管理體系的建立和實施中起著決定性作用,領導的參與和重視是一
個組織環境管理體系成功實施的關鍵。
1、領導作用的要求與相關條款
ISO 14001-2015環境管理體系標準的幾個條款中,對領導作用專門提出了要求,涉及條款如下。
條款5.1 領導作用與承諾
最高管理者應證實其在環境管理體系方面的領導作用和承諾主要包括以下幾項。
a)對環境管理體系的有效性負責。
b)確保建立環境方針和環境目標,并確保其與組織的戰略方向及所處的環境相一致。
c)確保將環境管理體系要求融入組織的業務過程。
d)確保可獲得環境管理體系所需的資源。
e)就有效環境管理的重要性和符合環境管理體系要求的重要性進行溝通。
f)確保環境管理體系實現其預期結果。
g)指導并支持員工對環境管理體系的有效性做出貢獻。
h)促進持續改進。
i)支持其他相關管理人員在其職責范圍內證實其領導作用。
條款5.2 環境方針
最高管理者應在確定的環境管理體系范圍內建立、實施并保持環境方針。
條款5.3 組織的崗位、職責和權限
最高管理者應確保在組織內部分配并溝通相關崗位的職責和權限。
最高管理者應對下列事項分配職責和權限,確保環境管理體系符合本標準的要求。
條款9.3管理評審
最高管理者應按計劃的時間間隔對組織的環境管理體系進行評審,以確保其持續適宜性、充分性和有效
性。
從標準的上述要求可以看出,最高管理者在ISO 14001環境管理體系標準中承擔的責任是非常重要的。
不僅如此,在ISO 14001標準中多數條款中,都有“組織應確保”的要求。所有“組織應確保”的內容都
是組織的最高管理者和各級管理者的責任。所以要實現標準每個條款的要求,均需各級領導積極參與和支
持。
在環境管理體系的建立實施中,最高管理者所起的作用是非常關鍵的。他要確保所建立的環境方針與組織
的戰略方向及所處的環境相一致,要確保將環境管理體系要求融入組織的業務過程,要對環境管理體系的
有效性負責,要確保環境管理體系實現預期結果等。可以說,一個組織的環境管理體系是否能成功實施,
主要責任在最高管理者。
2、最高管理者在體系實施中的主要任務和作用
為便于理解,現將最高管理者在環境管理體系實施中的主要任務和作用,歸納為下列幾個方面。
1)、分析組織所處的環境,確定環境管理的任務
在建立和實施環境管理體系中,首先最高管理者要根據ISO 14001-2015環境管理體系標準“4.1理解組織
及其所處環境”和“4.2 理解相關方的需求和期望”的要求,主持對組織外部問題和內部問題的分析,并
了解相關方的需求和期望,結合組織的戰略方向,確定本組織建立實施環境管理體系的主要任務和目標以
及本組織環境管理體系的預期結果。這是成功實施環境管理體系的基礎。
2)、建立并實施環境方針和環境目標,提高環境績效
最高管理者應建立、實施并保持環境方針。并確保環境方針符合組織的宗旨和組織所處的環境。環境方針
應體現組織的戰略方向,并應為制定環境目標提供框架。
環境目標的制定應符合環境方針的要求,特別是要體現環境方針中履行合規義務,保護環境以及持續改進
環境績效的承諾。
最高管理者應組織各級領導和全體員工努力實現環境目標,以確保不斷提高組織的環境績效。
3)、分配環境管理的職責和權限
一個管理體系的成功實施必須職責明確。最高管理者應確保在組織內部分配相關崗位的職責和權限。包括
高層管理人員的職責和相關管理部門的職責。
環境管理體系涉及到的領域包括:環境保護、能源使用、原材料和自然資源的使用、產品(或服務)的
研發設計等,最高管理者首先要在高管層中分配與上述領域相關的、高層管理者的職責和權限,以確保本
組織環境管理體系的實施符合標準的要求。
確保本組織的環境管理體系符合標準的要求,需要各級管理人員的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無疑,各級領
導也起著重要作用。本標準各個條款的要求,包括策劃、支持、運行、績效評價等方面的要求,均需各級
領導、特別是最高管理者組織帶領員工來實現。
4)、確保實施環境管理體系所需的資源
最高管理者應確保環境管理體系建立、實施、保持和持續改進所需的資源。這些資源包括:人力資源、財
力資源、技術和基礎設施等。其中人力資源的選配,要符合環境管理體系標準 7.2 中規定的要求,確保
對組織環境績效和履行合規義務的能力有影響的人員都具備該崗位所需的能力。
5)、確保環境管理體系的實施融入組織的業務過程
各級管理者、特別是最高管理者應將環境管理體系的實施融入組織的業務過程。絕不能形成“二張皮”的
現象。將環境管理體系所要求的管理內容,融入組織的日常工作中。包括所策劃的措施的實施,環境目標
的實現,運行控制和績效評價等方面的工作,使環境管理體系的要求融入組織各層次、各職能的日常工作
。
6)、確保環境管理體系實現其預期結果
ISO 14001-2015環境管理體系標準“5.1領導作用與承諾”中規定:最高管理者應對環境管理體系的有效
性負責,并確保環境管理體系實現其預期結果。
環境管理體系的有效性是指:實現策劃的活動和取得策劃的結果的程度。環境管理體系預期結果應包括:
提升環境績效、履行合規義務以及實現環境目標。
要保證環境管理體系的有效性,并實現環境管理體系的預期結果,組織的最高管理者需要全面實施環境管
理體系的各個條款的要求。并應嚴格按照標準“9.1監視、測量,分析和評價”的要求,實施監視、測量
,并分析和評價其環境績效和環境管理體系的有效性。
iso14001:2015認證為確保組織的環境管理體系的持續適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最高管理者應按標準
要求定期進行管理評審。
ITSS信息技術服務標準認證四個級別之間的區別和基本要求商標的有效期到期了該如何續展?深圳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遴選申報即將開始ISO9001體系基本原理-ISO9001體系評價SA8000認證介紹,SA8000認證規范性原則及SA8000認證審核注意事項AAA級質量服務誠信單位是什么意思電子煙產品技術評審申請材料建議,總體要求建議及形式要求建議TS16949認證機構概述TS16949體系可以為企業帶來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