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修前期hse管理體系的工作內容有哪些?
在檢修前期,易于發生火災爆炸事故,所以此時的hse管理體系風險控制應以防火防爆、防止油氣泄漏為主;同時,檢修方案中已明確的責任人不確定各自的責任和施工中未考慮各個施工環節與正在進行的作業之間的聯系也是hse管理體系需要注意的方面。具體來說,檢修前期的hse管理體系工作包括以下內容:
1、建立健全組織機構
明確人員分工及其責任對檢修物資準備、方案制定、停開工和檢修過程實行統一指揮協調,定期召開“裝置檢修協調會議”,機構下設工藝管理組、設備管理組、儀表電氣組、安全設施管理組、HSE監督組、物資管理組,并進行詳細責任分工。
2、培訓需求矩陣
將hse培訓需求與有關崗位列入同一個表中,明確說明各崗位需求接受的hse培訓內容、掌握程度、頻率等。
對于本單位人員,安全監督的前期hse培訓主要以如何辨識檢修中存在的風險為主,組織學習“八項許可作業”的制度,從安全措施、管理流程、票據填寫、特種作業規范等方面人手,結合典型的違章事例開展培訓。
對于外來施工人員,安全監督嚴格開展入廠安全教育,并要求相關技術負責人一同進行現場“五交底”工作,入廠安全教育以《承包商健康安全與環境(HSE)管理規范》、《承包商施工人員進站施工十大禁令》、《檢修項目許可作業提示表》為主。
3、安全經驗分享
俗話說“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安全經驗分享就是將事故教訓和安全做法總結出來,在一定范圍內進行講解,使事故得到分享,安全做法得到推廣,達到提高全員安全意識和技能的目的。
各級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帶頭進行安全經驗分享,開展以硫化氫中毒、疏化亞鐵自燃、檢修中防機械傷害、火災爆炸事件為主題的活動。激發全員參與安全檢修的積極性,交流事故教訓,做到警鐘長鳴;交流安全經驗,強化正確做法;轉理念、改行為,建設安全文化。
4、工作前的安全分析
工作前安全分析,簡稱JSA,事先或定期對某項工作任務進行風險評價,根據判別標準確定初始風險等級是否可以接受,風險評價可以選擇半定量風險矩陣法或者LEC法,并依靠評價結果制定和實施相應的控制措施,達到最大程度限制和控制風險的方法。工作流程見圖1.
在檢修工作開展前,進行大型檢修項目、高危風險項目、首次實施項目、裝置停機和開機項目的工作前安全分析,辨識出各類風險,確保了各個檢修工作風險受控,指導全員做好危害識別與風險控制工作。
例如:裝置檢修和投產前進行氮氣置換,目的是置換出管道內的可燃氣體和空氣,避免可燃氣體與空氣在管道里形成可燃性混合物,發生閃爆事故。需要明確氮氣置換的步驟(程序、時間)、需要切換的閥門、相關聯工藝、可燃氣體與氧氣含量要求以及可能發生的風險因素,提出合理的控制措施,最大限度的減少施工操作中的事故。
檢修前期hse管理體系工作主要包括完善組織機構、建立hse培訓需求矩陣、進行安全經驗分享和開展工作前安全分析。通過對HSE管理工具的廣泛應用,將hse管理體系及理念深入到承包商、基層班組之中,為“零事故”完成裝置檢修打下堅實的基礎。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認定有什么異同點?車間主任的管理方法天貓網店轉讓買賣雙方簽合同時分別注意哪些?ISO14001環境體系的核心內容HACCP如何運作售后服務認證的發展趨勢FSC認證評估的主要內容巴西商標注冊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