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程建設領域,標準、規范、規程是出現頻率最多的,也是人民感到最難理解的三個術語。今天我們就來給大家解釋一下這三者的不同。
什么是標準:標準作為標準化的核心,其定義和解釋也經歷了一個較長的發展時期,最有影響的有三個:
一是1934年蓋拉德在其《工業標準化原理與應用》一書中對標準所作的定義,這也是世界上最早給出的標準的定義,即:“標準是對計量單位或基準、物體、動作、過程、方式、常用方法、容量、功能、性能、辦法、配置、狀態、義務權限、責任、行為、態度、概念或想法的某些特征,給出定義、做出規定和詳細說明。它以語言、文件、圖樣等方式或利用模型、樣本及其他具體表現方法,并在一定時期內適用”。
二是國際標準化組織(ISO)給標準所作的定義,即:“標準是由各方根據科學技術成就與先進經驗,共同合作起草、一致或基本上同意的技術規范或其他公開文件,其目的在于促進最佳的公眾利益,并由標準化團體批準”。
三是1983年我國對標準的定義,即:“標準是對重復性的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統一規定。它以科學、技術和實踐經驗的綜合成果為基礎,經有關各方協商一致,由主管機構批準,以特定形式發布,作為共同遵守的準則和依據”。
目前,我國對標準概念的定義和解釋,以1996年修訂的國家標準《標準化和有關領域的通用術語第一部分:《基本術語》(GB3935.1)給出的標準定義為準,即:“為在一定的范圍內獲得最佳秩序,對活動或其結果規定共同的和重復使用的規則、導則或特性的文件,該文件經協商一致制定并經一個公認機構批準,以科學、技術和實踐經驗的綜合成果為基礎,以促進最佳社會效益為目的”。
標準有哪些特性:從標準的概念上可以看出,標準具有前瞻性、科學性、民主性和權威性四種特性。
規范是在工農業生產和工程建設中,對設計、施工、制造、檢驗等技術事項所做的一系列規定。
規程是對作業、安裝、鑒定、安全、管理等技術要求和實施程序所做的統一規定。
標準、規范、規程有何區別與聯系
在工程建設領域,標準、規范、規程是出現頻率最多的,也是人們感到最難理解的三個基本術語。標準的概念前已述及,按照《標準化和有關領域的通用術語第一部分:基本術語》(GB3935.1)的規定,規范一般是在工農業生產和工程建設中,對設計、施工、制造、檢驗等技術事項所做的一系列規定;規程是對作業、安裝、鑒定、安全、管理等技術要求和實施程序所做的統一規定。
標準、規范、規程都是標準的一種表現形式,習慣上統稱為標準,只有針對具體對象才加以區別。當針對產品、方法、符號、概念等基礎標準時,一般采用“標準”,如《土工試驗方法標準》、《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道路工程標準》、《建筑抗震鑒定標準》等;
當針對工程勘察、規劃、設計、施工等通用的技術事項做出規定時,一般采用“規范”,如:《混凝土設計規范》、《建設設計防火規范》、《住宅建筑設計規范》、《砌體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屋面工程技術規范》等;
當針對操作、工藝、管理等專用技術要求時,一般采用“規程”,如:《鋼筋氣壓焊接規程》、《建筑安裝工程工藝及操作規程》、《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操作規程》等。在我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工作中,由于各主管部門在使用這三個術語時掌握的尺度、習慣不同,使用的隨意性比較大,這是造成人們最難理解這三個術語的根本原因。
丹麥商標注冊流程有哪些?揭秘IATF16949認證機構內部見證審核fsc認證難嗎,FSC認證對企業有哪些好處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如何申請ISO50430認證-顧客滿意測量控制程序企業辦理ISO認證對企業有什么好處廣州高新技術企業有哪些稅收優惠政策出租汽車企業實施ISO9000質量體系的關鍵質量控制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