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設一個產品的外觀不良比率為10%,為了確保100%外觀合格,理論是需要檢多少次才可確保?有沒有什么計算公式?
回答1
大阪兔牙弟(威望:39) (江蘇 蘇州) 機械制造 體系專員-體系專員,完成質量體系管理日常工作
贊同來自:soshnshn、k18688967613、zzj2814、王立
這個不是簡單公式就可以計算的,人員不是機器,是有思想的,工作效率與質量跟人的身心健康程度以及產品缺陷的易識別程度有很大關系的。樓上所說的7次我聽說過:是國外專家為了驗證人工全檢的質量,找了做事比較好的日本人全檢一批產品,全部ok的話共計全檢作業達7次。人工全檢在fmea中也有提及,可以看一下,他的探測度是中等,也就是說并不能得到穩定的質量,可以偶爾達到期望,不管你如何全檢,都不能完全杜絕,只能說相對降低,不然的話工業不會提倡自動化了。還有提到零缺陷,其實零缺陷是一種質量管理思想,是通過正確的實施過程達到期望的結果,是以過程為主的,不是簡單的看結果,也不是指完美的產品。產品是否存在缺陷是客戶說了算的,山寨機、蘋果手機質量不在一個層次上,但是他們各自的客戶是認可產品的。ps:個人理解
回答2
小飛魚(威望:170) (江蘇 無錫) 機械制造 部長-體系,客訴,過程,來料
贊同來自:gy2268、c09373
每一個人的關注點是固定的,所以如果想要完美的外觀,靠一個人檢驗外觀的話,一百次都是不夠的。
但是如果是不同的人在全檢一個批次的物料的話,還是可以實現的,但是需要幾個人,建議自己做實驗。這個以前沒有關注過,也沒有做過實驗。
回答3
frankeywang(威望:1605) (湖北 武漢) 電子制造 總監
贊同來自:明燈
樓主,你應該學習一下檢驗理論。。。。。。。這類檢查,一次即可達到,如果一次無法達到,再檢一百次也是枉然。。。。。。。。
回答4
洪亮(威望:1) (江蘇 揚州) 機械制造 員工-某執行器生產企業品管部經理
贊同來自:深水中魚
7次,真的有國外專家研究過,所以,過程能力高才行
回答5
zm898(威望:185) (江蘇 常州) 其它 工程師-進中國最大ASQ考試微信群請聯系我
贊同來自:出門撿到
如果是實戰情況,外觀標準定義清晰,員工檢驗資質培訓到位,理論上一遍就可以,多加一遍抽檢也可。
記住,除了完美的防錯設計,其他任何100%合格都是扯蛋,包括設備的100%自動檢查。
回答6
品質小鄧(威望:11) (上海 上海) 電子制造 項目管理-項目管理
贊同來自:深水中魚
假設這批產品總共有1000pcs,其中不良率為10%,那么不良數為100pcs,假設人員的檢出能力為98%.
第一次:人員檢出不良數為10098%=98pcs,漏檢2pcs,
第二次:檢驗的總數為1000-98=902pcs,其中有2pcs不良,不良率為2/902=0.22%,人員可檢出不良數為298%=1.96.漏檢0.04pcs
第三次、、、、
大家可以按照這個思路算算那~
回答7
仰望幸福(威望:3) 品質工程師兼品質主管
一次就夠!從我自身經驗來講我不太認同。參考以前我司檢IPHONE觸屏的方法:一個人先檢再遞到另一人手中復檢。我們從不認為復檢的人是多余的,畢竟人眼不是機器總有漏看到的地方,而幾個人多看總不能都剛好漏掉的是同一個地方對吧。總之還是看客戶對外觀的重視度,如果是外觀件還是多復檢下安全。
回答8
yijiayige(威望:633) (江蘇 蘇州) 機械制造 經理-工作經驗超過15年,熟悉絕大多數質量相關管理和技...
首先需要定義,你覺得的外觀不良是什么?
然后,根據不同的定義,有不同的解決方案。
比如,某些是可以通過機械自動化來識別的不良,就交給機械,它的合格率取決于機械的有效性;
比如,某些只能通過肉眼或觸感觀察的不良,交給人的話,每多一次檢驗就增加一點合格率,按需求增加次數吧。
最后,任何方法都做不到100%合格,所以任何方法的選擇,都需要團隊去平衡或權衡,畢竟質量僅僅是“滿足要求”,而不是完美。
aaa認證證書,AAA認證的意義襄陽ISO9000認證:紙箱企業ISO9000認證的重點?ISO14001認證法律法規及其它要求適用清單音頻接收器HDMI認證怎樣辦理企業信用AAA等級證書怎么辦理,費用多少錢WRAP認證申請程序操作簡介福田區-R&D投入支持深圳ISO9000認證: 建筑業ISO9000認證后質量管理體系的維持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