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節目,我們開始對能源管理體系“7支持”條款中的要求進行解讀。
GB/T 23331-2020《能源管理體系 要求及實施指南》標準條款“7 支持”包括“7.1 資源”“7.2 能力”“7.3 意識”“7.4 信息交流”“7.5 文件化信息”五個方面的內容。
今天的節目中,我們先來了解“7.1 資源”和“7.3 意識”的有關要求。
1.能源管理體系所需資源
資源是組織能源管理體系建立、實施、檢查和持續改進的基礎和必要條件。這些資源主要對應影響能源績效和能源管理體系的六個主要因素,即人、機、料、法、環、測。
在能源管理體系策劃階段,包括能源策劃、運行的策劃、績效評價的策劃,組織需確定為建立能源管理體系,并實現能源績效和能源管理體系改進所需各項資源,這些資源可能包括人員、資金、設施、設備、技術、方法、工作環境和信息等。
在能源管理體系運行階段,組織應提供必要的資源以保障按照策劃階段的要求運行能源管理體系。
在能源管理體系檢查和改進階段,組織需分析和評價資源供給對能源管理體系預期結果的影響,重新確定改進能源績效和能源管理體系所需資源,以實現能源績效和能源管理體系的持續改進。
2.能源管理相關人員的意識
標準7.3條款對在組織控制下的人員需要意識到的內容提出了明確要求,主要包括四個方面。
本條款中的a)要求在組織控制下的人員應知曉能源方針并理解其內涵。能源方針作為組織能源管理的根本宗旨,指引在組織控制下的人員建立節能的整體意識,從全局上全面地把握組織能源管理的總體方向,在能源方針的指引下,主動參與并完成能源管理的相關工作。
本條款中b)要求在組織控制下的人員應明確其在能源管理體系中的崗位和職責,是如何幫助組織實現制定的目標及能源指標的。
例如某主要用能設備的操作人員,需要嚴格按照組織能源管理體系確定的準則進行設備操作,并定期對該設備進行保養和維護,保證該設備的經濟運行。如在操作過程中發現提高設備能效的機會,及時提出設備管理控制、節能改造的建議。這些行為都可以為組織整體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作出貢獻。
本條款中b)還要求在組織控制下的人員意識到能源績效改進的帶來的實際效益,這樣有助于提高全員對能源管理體系相關工作認識程度,進而提高全員參與能源管理體系相關工作的主觀能動性。
本條款c)要求在組織控制下的人員應確定其參與的活動或用能行為,會對組織的能源績效產生的具體影響。例如負責煤炭質檢的人員,如未按照組織確定的準則對進廠煤進行化驗,導致劣質煤進入生產過程,嚴重影響單位產品綜合能耗指標,導致組織能源績效水平的降低。
本條款d)要求在組織控制下的人員應了解,如自身未按照能源管理體系的要求開展相關工作,會嚴重影響組織整體的能源績效和其他預期結果。同時應明確為此受到相應的懲罰措施對自身帶來的影響。
關于本期欄目的話題有任何意見或建議,歡迎您在評論區留言,作者會“不管時間、不顧地點、不論做什么”地與您交流
歐盟的TPD認證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完成職業健康管理體系iso45001,如何評價ISO45001認證的有效性?食品行業注些商標需要注意什么?陜西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體系認證精益知識點大全,快來查漏補缺!9001認證認證多少錢綠色供應鏈管理體系認證 申報條件及流程在哪辦理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辦理條件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