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回應企業對企業社會責任(CSR)日益增長的興趣,同時為明確社會責任的定義和內涵,統一社會各界對社會責任的理解,ISO組織于2010年11月正式發布"ISO26000社會責任指南 ",旨在為履行社會責任、識別和提升利益相關方參與、提高社會責任報告和聲明的可信度提供實用指南。此外,這一國際準則將促進社會責任領域的共同術語,并擴大對社會責任的認識。
ISO26000為社會責任行為和可能的行動提供了實用的指導。它的目的是幫助組織識別、分析和解決有關社會責任的問題。它是作為一個總體性的文件,可用于各種國家、組織、業務、供應鏈背景下的角色和活動類型。
ISO26000包含以下內容:
1、社會責任的定義
ISO26000將組織的社會責任定義為:“通過透明和道德的行為,對其決策和活動對社會和環境的影響負責 ”:
有助于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健康和福祉。
考慮到利益相關方的期望。
符合適用的法律,并與國際行為準則相一致。
融入整個組織并在相關層次上予以實施。
這個定義是基于國際勞工組織(ILO)標準、世界人權宣言、經合組織(OECD)準則和聯合國全球契約等參考文書中確定的企業行為的國際規范。
2、七項原則
使用ISO 26000的組織應遵守以下七項原則:
對組織對社會和環境的影響負責;組織對社會和環境有影響的決策和活動的透明度。
在任何時候都要遵循道德行為。
尊重、考慮并回應組織的利益相關方(如員工)的利益。
接受對法治的尊重是強制性的。
尊重國際行為準則,同時堅持尊重法治的原則。
尊重人權,并認識到人權的重要性和普遍性。
3、七項核心議題
在確認七項原則后,一個組織應處理以下核心議題,以確定與本組織有關的問題和優先事項。
組織治理;
人權;
勞動實踐;
環境;
公平經營做法;
消費者問題;以及
社區參與和發展。
指南應用
ISO26000旨在幫助組織為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它旨在鼓勵他們超越法律合規性,認識到遵守法律是任何組織的基本義務,也是其社會責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旨在促進社會責任領域的共同理解,并補充其他社會責任的文書和倡議,而不是取代它們。
在應用ISO26000時,建議組織考慮到社會,環境,法律,文化,政治和組織的多樣性以及經濟條件的差異,同時符合國際行為準則。
ISO26000不是管理體系標準。它不適用于認證目的或法規或合同使用。任何對ISO 26000進行認證或聲稱認證的要約都將誤導其意圖和目的以及濫用ISO26000.由于ISO26000不包含要求,任何此類認證都不會證明符合ISO26000.
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企業穩增長獎勵項目專利著錄項目變更申報受理條件、材料清單、辦理流程、費用及時限贛州辦理iso9001認證,贛州iso9001辦理怎樣加強企業安全管理監督?知識產權-發明專利什么是HSE怎樣辦理企業信用評價AAA級信用企業費用多少華為“1+2+3+4”特色質量文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