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e管理體系】如何保證hse管理體系在基層有效實施?
企業hse管理體系的有效落實措施之一就是要構建從上到下完整的循環鏈條,某個環節有問題,某個部門執行不利都會影響到體系的順利落實。因此,企業的基層管理者在推進和實施hse管理體系過程中,要做到以身作則,發揮承上啟下的作用,同時兼顧以下幾方面內容,保證hse管理體系順利有序的向前邁進。
1、要不斷的加強員工的思想教育和不斷的組織員工對hse管理體系的學習,要使員工清醒的認識到hse體系不是在搞形式主義,它確實關系到企業的長期發展和員工的自身利益,讓員工真正理解到該體系的深刻內涵。通過不斷的學習和培訓,保證員工能夠全員、全過程、全天候、全方位的投入到實際工作中去,逐步樹立職工安全、健康、環境的新思想,把被動的行為變成主動的觀念,思想得到了統一,就會增強主觀的能動性,工作責任心、自我保護意識和愛護環境的思想會得到全面的貫徹和實施。
樹立了牢固而又正確的思想,一切的事故才可以得到預防,一切的事故才可以得到避免,也是hse管理體系得以實施的基礎。
2、要作好危害和環境因素識別及風險和環境影響評估。例如:作業區要作好工作危害分析(JHA)、安全檢查表(SCL)。JHA是選定作業活動,將作業活動分解為若干個相連工作步驟,對每個工作步驟識別潛在危害因素,然后進行風險分級提出控制措施并定期檢查和回顧。SCL是一份安全檢查和診斷的清單,它是由有經驗的工作人員事先對檢查對象共同進行詳細分析,充分討論,列出檢查項目和檢查要點并編制成表,以便進行檢查或評審。
危害識別及風險評估是hse管理體系的重要環節,每個作業環境中都存在物的不安全狀態、人的不安全行為、有害的作業環境和安全管理的缺陷。這就需要我們在日常工作中不斷的制定和完善各項工作流程,認真分析每一工作環節容易出現可能發生的事故,全面了解設備的完好狀況和存在哪些安全隱患,認真分析作業環境對工作帶來的不利影響等,按照存在什么危害(傷害源)?誰(什么)會受到傷害?傷害是怎樣發生的思路全面的進行危害識別,同時對存在危害可能造成的后果作出正確判斷。通過全面的危害識別來作出正確的風險評價,風險評價是評價風險程度并確定其是否在可承受范圍的全過程,作好風險評價關鍵要判斷好評估危害及影響后果的嚴重性(S)和事件發生的可能性(L),這樣才能制定出正確的風險評估表。正確的風險評價有助于判別標準的符合程度,并據此評價所要進行活動的可行性和確定需要特殊的防止、消減和恢復措施。
危害和環境因素識別及風險和環境影響評估,需要不斷的完善和持續改進,這樣才能保證hse管理體系有效向前發展。
3、想保證hse管理體系順利向前運行,需要有長效的監督檢查和考核機制。通過定期的監督檢查來提高hse體系的管理水平。所有制度法規的推行都需要嚴格的執行力,執行力度不夠或者是執行的不嚴肅、不具體,就起不到持續改進的目的,hse管理的循環體系鏈條就會脫節。
加強員工hse培訓、落實危害辨識與風險評估、建立長效檢查與考核機制,是基層單位推動hse管理體系有效運行的3項基本工作。企業只有抓好基層單位的hse管理體系建設工作,才能保證整體hse管理水平的提高。
ISO14001:2015認證初始環境評審ISO9001:2015認證審核七個關鍵點OHSAS18000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策劃—組織結構調整與確定CE認證流程及有效期質量管理體系推行的意義是什么?iso質量管理體系的意義是什么?福建ISO認證公司,辦理ISO三體系認證的手續fcc認證測試哪些項目,FCC認證標識要求到哪代辦環保節能產品要多少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