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14001:2015體系的環境因素與其他要素之間的關系
——在“5.2環境方針”中明確:a)適合于ISO14001組織的宗旨和所處的環境
,包括其活動、產品和服務的性質、規模和環境影響;環境影響是需要在6.1.2
環境因素中確定的,所以環境方針是否制定的適宜、具有可操作性,6.1.2環境
因素是其非常重要的信息輸入
——在應對風險和機遇的措施方面,“6.1.1總則”中明確:“應確定與環境因
素(見6.1.2)、合規義務)(6.1.3)、4.1/4.2中識別的其他問題和要求相關
的需求應對的風險和機遇,以:
a) 確保環境管理體系能夠實現其預期結果;
b) 預防或減少不期望的影響,包括外部環境狀況對組織的潛在影響
c) 實現持續改進
——在“6.1.3合規義務”中明確:“組織應:a)確定并獲取與其環境因素有關
的合規義務”。這表明組織在考慮合規義務時要有針對性,應是與環境因素有關
的
——在“6.1.4措施的策劃”中明確:“組織應策劃:a)采取措施管理其:1)
重要環境因素”。這表明應對風險和機遇的措施策劃要突出重點,要應用6.1.2
中確定的重要環境因素
——“6.2.1環境目標”中明確:“組織應針對其相關職能和層次建立環境目標
,此時必須考慮組織的重要環境因素及相關的合規義務,并考慮其風險和機遇。
”這表明組織在策劃環境目標時,應對6.2.1中確定的重要環境因素予以考慮,
當然這并不意味著每一個重要環境因素都需要建立環境目標
——“7.2能力”中明確:“c)確定其環境因素和環境管理體系相關的培訓需求
。”意味著在確定培訓需求和實施培訓時,應關注6.1.2環境因素實施的結果,
將其納入培訓內容。組織員工對環境因素的把握也是人員能力的組成部分
——“7.3意識”中明確:“b)與他們的工作相關的重要環境因素和相關的實際
或潛在的環境影響”
——“8.1運行策劃和控制”中明確:“組織應建立、實施、控制并保持滿足環
境管理體系要求以及實施6.1和6.2所識別的措施所需的過程,通過:
a) 建立過程的運行規則
b) 按照運行規則實施過程控制”
——“8.2應急準備和響應”中明確:“組織應:a)通過策劃的措施做好響應緊
急情況的準備,以預防或減輕它所帶來的不利環境影響。”這意味著在策劃應急
準備和響應的措施時,組織應非常清楚自身存在的緊急情況,且這種情況會帶來
不利的環境影響。所以6.1.2環境因素也是策劃措施時非常重要的信息輸入
——在監視、測量、分析和評價方面,“9.1.1總則”中雖然沒有明確指出與
6.1.2環境因素的關聯,但在要素中明確要組織監視、測量、。分析和評價其環
境績效,而環境績效的定義就是“與環境因素的管理有關的記下”,所以在策劃
9.1.1的時候,諸如:a)監視和測量的內容;b)適用時的監視、測量、分析與
評價的方法;c)評價組織環境績效所依據的準則和適當的參數;d)何時應適時
監視和測量;e)何時應分析和評價監視和測量的結果
——“9.3管理評審”中明確指出:“管理評審應包括對下列事項的考慮:……
b)以下方面的變化:……3)其重要環境因素。”這表明6.1.2環境因素有關重要
環境因素的變化信息也應作為管理評審的輸入,為評審環境管理體系的持續適宜
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提供信息
從上可以看出,環境因素是環境管理體系主線的源頭。環境因素識別與評價的結
果,即重要環境因素將直接應用于措施的策劃、環境目標的制定、運行策劃和控
制和應急準備與響應,目的是控制與重要環境因素有關的運行與活動及潛在的緊
急情況,使這些活動在規定的條件下進行;監視、測量、分析和評價這一條款的
要求也是針對于可能影響組織環境績效的運行與活動,監視的內容包括組織的環
境績效、目標的實施和有關的運行控制等內容,并對出現的各類問題加以糾正,
采取糾正措施。這樣,在重要環境因素的管理上就構成一個PDCA循環,使其成為
環境管理體系的主線
總之,環境因素是環境管理體系管理的核心,對環境因素的識別、評價的準確和
合理,也會直接影響環境管理體系實施的成功。
SA800指的是什么 廈門SA800體系認證認證咨詢IS022000食品安全管理體系業務人員應該如何提升自身的銷售等級綠色產品認證和綠色建材產品認證的區別與聯系OHSAS18000首次會議總經理致歡迎辭所有發展的背后,都是無數的“笨功夫”三體系認證對企業有什么好處?ISO三體系認證的作用申請注冊商標帶國家地區名稱會怎么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