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OHSMS危險有害因素識別與“三不傷害”活動的辨析的問題
關于OHSMS 危險有害因素識別與“三不傷害”活動的辨析的原因,關于OHSMS 危險有害因素識別與“三不傷害”活動的辨析的相關知識。企業安全生產的目的是防止和減少生產安全事故,保障員工生命和財產安全。系統安全認為,導致事故發生的根源是危險源,系統中之所以發生事故,是由于系統中危險源的存在,要想控制事故的發生,必須首先辨認、識別危害因素,從而控制危險源所帶來的風險,所以危害識別成為勞動安全、職業健康的管理核心。
在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標準中(GB/T28001-2001),危險、有害因素辨識和風險評價是最重要的條款,它是企業建立和實施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的開端,直接影響職業安全健康目標的設立、管理方案的制定、運行控制程序的內容、職業安全健康績效監視和測量的項目,在體系中有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那么,什么是職業安全健康危險和危害呢?
危險、有害因素是指能對人造成傷亡或影響人的身體健康甚至導致疾病,對物造成突發性損壞或慢性損壞的因素。危害辨識就是指識別危害的存在并確定其性質的過程。
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標準對危害識別、風險評價做了明確的界定,要求對危害的辨識要充分,包括組織常規和非常規的活動,所有進入作業場所人員的活動,所有作業場所內的設施,同時應考慮正常、異常和緊急情況下的三種狀態,過去、現在、將來的三種時態,以及兼顧七種風險因素類型進行辨識;對危害辨識、風險評價的合理性也作了規定:
1、依據用人單位的范圍、性質和時限進行確定,以保證該方法是主動的而不是被動的。
2、確定風險級別。
3、與運行經驗和所采取風險控制措施的能力相適應。
4、為確定設備要求、明確培訓需求和建立運行控制,提供相應信息。
5、對所需控制活動的監測提供信息,以保證實施的有效性和及時性。
6、規定風險評價的結果應形成文件,作為建立和保持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中各項決策的基礎,并為持續改進職業安全健康管理績效提供衡量基準。
7、制定的風險控制計劃就有助于保護員工的安全健康。
8、同時還應定期或及時評審和更新危害辨識、風險評價和控制措施的信息。
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主要控制過程是,通過危害辨識、危險評價和危險控制措施達到對事故預防和控制的目的。
在沒有建立和實施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前,我們對危險、有害因素辨識、評價的認識和理解是初淺的,單一的。如果說過去我們進行過有害因素的識別的話,那就是在職工中進行了“三不傷害”防護卡填寫活動。“三不傷害”活動的主要內容是:我不傷害自己,我不傷害別人,我不被別人傷害。員工根據自己所從事崗位工作的性質、特點或者具體某項作業活動,按“三不傷害”活動三個方面的要求,把自己從事某項作業活動可能對自己造成傷害、可能傷害到別人、或者可能被別人傷害到的種種情況填寫在個人安全防護卡上,作為安全學習的材料,且在每隔一定時期溫故知新,以此時時提醒自己,在生產活動中要防止哪些傷害。這種安全防護卡,在員工勞動崗位發生變化,設施、設備和作業環境發生變化時及時補充識別,修訂,使員工生產安全防范意識隨著作業環境的變化而不斷提高,從而做到將事故防范于未然。
AAA企業信用評級辦理3a誠信等級證書多少錢德國gs認證標準,申請GS認證所需條件迅速找到CCC認證CE認證項目:檢測服務產品目錄一覽表招投標必備加分資質,管理體系認證梳理歐盟ce認證對于產品的要求到哪申報ISO質量體系費用多少錢OHSAS18001認證物流行業安全操作規程高企認定專利條件:高企認定和專利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