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35796-2017 養老機構服務質量基本規范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民政廳(局)、發展改革委、財政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民政局、發展改革委、財政局: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19〕5號)部署,為指導、推動各地實施特困人員供養服務設施(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明確總體目標要求。自2023年起,針對特困人員供養服務設施(敬老院)的設施條件、設備配置和安全管理,實施為期三年的改造提升工程。到2023年底前,重點提升現有縣級供養服務設施的照護能力,強化失能、部分失能特困人員的兜底保障;確保全國養老院服務質量建設專項行動排查出的特困人員供養服務設施(敬老院)的重大安全隱患全部整改到位。到2023年底前,按照填平補齊的原則,確保每個縣(市、區)至少建有1所以失能、部分失能特困人員專業照護為主的縣級供養服務設施(敬老院),優先滿足轄區內所有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員專業照護需求,可根據服務需求和自身能力,按相關規定采取開辦醫療機構或內設醫務室等形式提升醫養結合服務能力;特困人員供養服務設施(敬老院)的安全隱患全部清除,改造提升任務全部完成,特困人員兜底保障能力大幅提升;基本形成縣、鄉供養服務設施相銜接,布局科學、配置均衡、服務完善的農村養老服務兜底保障網絡。
二、制定并實施改造提升計劃。各?。▍^、市)民政、發展改革、財政等部門要加強協作配合,組織和指導市、縣做好摸底調查,全面掌握轄區內供養服務設施條件、設備配置、供養能力、運營狀況、服務水平等情況,調查了解本地區特困人員數量變化、生活狀況、失能狀況、集中供養和醫養結合服務需求等基本情況,分析研判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機構養老服務需求。在摸底調查基礎上,于2023年11月底前制定本?。▍^、市)特困人員供養服務設施(敬老院)改造提升三年行動計劃,確定本地區改造提升的目標任務、改造標準、實施步驟、責任主體、資金保障、考核驗收等內容,督促指導以縣(區)為單位制定所轄范圍內特困人員供養服務設施(敬老院)改造提升具體行動方案,分年度分階段推進實施,切實做到精準建設、精準改造、精準提升。
三、嚴格把握改造提升標準。民政部依據《特困人員供養服務設施(敬老院)建設標準》(建標184-2017)、《老年養護院建設標準》(建標144-2010)、《養老機構服務質量基本規范》(GB/T35796-2017)等標準規范,制定改造提升的基礎指標(見附件)。各地要依照基礎指標,堅持保障基本、經濟適用原則,結合本地區實際,細化改造提升指標。以改建或擴建為主,加強縣級(區域)供養服務設施建設,重點增強長期照護功能,增設失能人員生活服務照護單元以及醫療護理、康復服務等醫養結合照護單元,照護型床位占比不低于50%,并配備專業化照護人員,優先滿足縣域內失能、部分失能特困人員集中照護需求,重點為特困人員、經濟困難的失能失智老年人、計劃生育特殊困難家庭老年人提供無償或低償托養服務。其他供養服務設施應立足基本生活保障和照料需求,重點對房屋建筑及設施按照功能性質合理分區并進行適老化改造,確保有意愿入住的特困人員全部實現集中供養;有條件的地方可增加醫療護理和康復服務設備,設置照護型床位,增強基本照護能力。要把保安全、防風險放在突出位置,結合全國養老院服務質量建設專項行動,對照專項行動明確的《養老機構重大風險隱患檢查指標》逐項做好排查整改,2023年底前,要根本解決涉及底線安全的設施設備問題。
四、明確資金保障渠道。特困人員供養服務設施(敬老院)改造提升經費主要由各地籌措解決。2023年,中央集中彩票公益金支持社會福利事業專項資金中用于老年人福利方面的資金重點用于改造提升工程,并持續列入支持方向。發展改革委牽頭實施的“十三五”社會服務兜底工程,加大力度支持特困人員供養服務設施(敬老院)建設,并研究納入“十四五”相關規劃統籌推進。地方各級財政部門要會同發展改革、民政等部門做好經費測算,加強對特困人員供養服務設施(敬老院)改造提升的經費保障。地方留成使用的彩票公益金和本級基建投資要對特困人員供養服務設施(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予以支持。設施設備重大安全隱患整改任務艱巨的地區,留成用于支持養老服務發展的本級彩票公益金可重點用于改造提升工程。積極發揮政府投資引導作用,利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公建民營等方式,引導民間資本廣泛參與。
五、加大深度貧困地區支持力度。認真落實民政部、發展改革委、國務院扶貧辦聯合印發的《深度貧困地區特困人員供養服務設施(敬老院)建設改造行動計劃》(民發〔2018〕127號)要求,聚焦脫貧攻堅,進一步加大對“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特困人員供養服務設施(敬老院)改造提升工作支持力度。深度貧困地區已經立項的項目,要確保按時開工、如期竣工;已經建成的要做好經費保障,確保正常運轉;建設運營中確有困難的,民政部門要會同發展改革、財政等部門提請當地政府研究解決。
六、落實工作責任,加強考核評估。實施特困人員供養服務設施(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是各級政府履行特困人員兜底供養服務的重要職責。民政部會同相關部門負責對各省(區、市)特困人員供養服務設施(敬老院)改造提升工作的指導實施、監督檢查、工作考核和績效評價,必要時委托第三方開展工作。對于工作推進有力、績效顯著、經驗突出的省份,在安排中央集中彩票公益金支持社會福利事業專項資金和中央基建投資上適當傾斜,在相關部門研究確定國務院有關激勵支持名單時予以考慮;對年度改造提升工作不力的省份,將進行工作約談并扣減次年相關資金分配額度,有關情況向所在省份人民政府通報。各省(區、市)民政等相關部門要密切配合,分工協作,共同做好本地區特困人員供養服務設施(敬老院)改造提升行動計劃的組織實施、監督管理與考核評估,對于工作進展順利、成果明顯、經驗突出的地區要給予表彰,對于工作進展緩慢的地區要加強督促指導。各縣(區)民政等相關部門要擔負起推進本地區實施改造提升工程的職責,在當地黨委和政府領導下,切實加強組織協調,落實改造要求,嚴把工程質量,及時解決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將改造提升工程做成廉潔工程、精品工程、放心工程。
2023年底前,各?。▍^、市)民政部門要將本地區特困人員供養服務設施(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進展情況每半年一次報送民政部,民政部將會同相關部門對各地實施進展情況給予通報。
質量建設專項行動的通知提高養老院服務質量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部署的關系人民群眾生活質量的一件大事。自2017年全國養老院服務質量建設專項行動開展以來,各地圍繞“五查五改、對標達標”要求,開展了大檢查、大整治活動,實現了養老機構服務質量明顯改善的良好開局,為專項行動深入實施奠定了堅實基礎。根據聯合發布的《關于開展養老院服務質量建設專項行動的通知》(民發〔2017〕51號)和《關于做好全國養老院服務質量整治工作的意見》(民發〔2017〕157號)要求及下一步工作安排,現就2018年養老院服務質量建設專項行動工作通知如下: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養老機構中的每一位老年人都能生活得安心、靜心、舒心和安享幸福晚年為總目標,以“保安全、固成效、優服務、建機制”為主要任務,堅持問題導向、分類指導、精準施策,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進一步解決影響養老機構服務質量的突出問題,加強養老機構標準化、專業化、信息化建設,加快建立健全養老機構服務質量管理和提升長效機制,探索建立養老服務認證制度,全面推動養老機構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邁進。
二、工作目標
到2018年底,《全國養老院服務質量大檢查指南》基礎性指標中,管理服務質量類指標合格率達到90%以上,設施改造和設備添置類指標合格率大幅提升,安全隱患進一步消除,養老機構服務質量內部管理基本制度全面建立;全國統一的養老機構服務質量評價標準與工作制度初步建成,《養老機構服務質量基本規范》(GB/T35796-2017)等相關和行業標準在養老機構得到普遍執行,養老機構管理與服務規范化、標準化工作基礎進一步夯實,養老服務隊伍專業化水平不斷提升,養老機構服務質量持續改善,老年人養老服務獲得感和滿意度明顯增強。
三、主要任務
(一)鞏固大排查、大整治工作成效。各地要對2017年《全國養老院服務質量大檢查指南》(以下簡稱《大檢查指南》)基礎性指標全部合格(含經整治合格)的養老機構,組織開展再評估,確保已整治問題不反彈;對2017年基礎性指標整治后仍未合格的養老機構,省級民政部門要根據全國養老機構業務管理系統數據及相關信息,在4月底前匯總列出問題清單通報相關部門;市縣民政部門要按照“一地一案”、“一院一策”的要求,繼續協調相關部門開展集中整治,確保所有養老機構基礎性指標全部合格,排查發現的所有重大安全隱患全部消除。
(二)貫徹實施《養老機構服務質量基本規范》(GB/T35796-2017)(以下簡稱《基本規范》)。各地民政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組織養老機構學習貫徹《基本規范》,建立健全內部管理服務制度與標準規范,適時開展貫徹執行情況自評,在此基礎上通過部門聯合評估、委托第三方機構評估與認證等方式,公布本地區符合《基本規范》的養老機構名單,發揮《基本規范》在養老機構服務質量建設中的“基準線”作用。
(三)加強政策實施。各地要落實民政部等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加快推進養老服務業放管服改革的通知》(民發〔2017〕25號)及《關于做好全國養老院服務質量整治工作的意見》(民發〔2017〕157號)相關要求,加強對未許可養老機構的分類處置,對符合相關安全標準但因行政手續問題不能通過審驗審批的養老機構,報請省級人民政府組織相關部門集中研究處置。對暫不符合相關安全標準的養老機構,要限期進行整改,整改后符合相關安全標準的,按照相關程序和方式給予設立許可;對無法有效整治、安全隱患嚴重的養老機構,在妥善安置老年人的基礎上依法取締、關停、撤并。養老機構內部設置診所、衛生所(室)、醫務室、護理站,取消行政審批,實行備案管理。
(四)完善養老機構人才隊伍支持政策。建立部、省、市、縣民政部門和養老機構多級多層次培訓體系。民政部2018年重點為各地培訓一批養老服務骨干人才;省、市級民政部門及有條件的縣級民政部門年內至少組織開展一次養老機構從業人員培訓,重點培訓標準規范、專業技能、安全管理等內容。涉及消防安全、醫療衛生、特種設備安全、食品安全等專業的,公安、衛生計生、質監、食品藥品監管等部門予以支持。各相關業務部門在組織本系統業務培訓時,可將養老機構相關人員納入培訓范圍。組織養老機構負責人培訓,增強他們加強養老機構服務質量管理的責任意識與專業能力。養老機構要建立健全內部培訓制度,加強崗前培訓和定期培訓。有條件的地區要研究出臺支持養老機構引進、培養和穩定專業技術技能人員的政策措施。
(五)健全制度規范。按照質檢總局、民政部等部門印發的《服務質量評價工作通用指南》(國質檢質聯〔2017〕418號)的有關要求,制定養老機構等級評定的標準和實施辦法,探索建立全國統一的養老機構服務質量評價和認證制度,鼓勵養老機構通過養老服務認證。推動修訂出臺《建筑設計防火規范》、《老年人照料設施建筑設計標準》。研究制訂加強養老機構食品安全管理的意見。各地對轄區內普遍性服務質量問題,在及時發現、立即整改的基礎上,要研究完善相關制度,建立健全養老機構服務質量提升的長效機制。
(六)加強農村特困人員供養服務機構(以下簡稱農村敬老院)管理。修訂《農村五保供養服務機構等級評定暫行辦法》,研究制訂提高農村敬老院托底保障能力和服務質量的政策措施。各地要結合實際,制定和實施農村敬老院改造和服務質量提升三年行動計劃,組織開展農村敬老院等級評定,推進機構管理規范化,不斷提升托底保障能力和服務質量。
(七)及時更新全國養老機構業務管理系統數據。各地要認真落實《民政部關于應用全國養老機構業務管理系統加強養老機構發展監測的通知》(民函〔2017〕56號),督促指導養老機構定期更新本機構數據,及時更新安全管理相關信息;負責設立許可的民政部門要指導新成立的養老機構設立賬戶并填報數據,及時審核所轄區域養老機構填報信息;省級、市級民政部門要組織開展信息質量抽查,抽查率不低于10%。2018年11月前,各省級民政部門要組織所轄養老機構通過全國養老機構業務管理系統更新信息并填報整治情況。加強養老機構信息化建設,鼓勵養老機構按照質檢總局、民政部等部門印發的《服務質量信息公開規范》(國質檢質聯〔2017〕418號)有關要求公開服務信息,建立和實施養老機構基本信息網上公開查詢制度。
(八)營造良好輿論氛圍。組織實施養老院服務質量萬里行活動,將養老機構服務質量建設情況納入“敬老文明號”創建指標。各地要通過平面傳媒、影視媒體、新媒體、自媒體等平臺,加強整治工作和專項行動宣傳。依規組織開展養老機構、院長、最美養老護理員等評比表彰和宣傳推廣活動,營造養老院服務質量建設專項行動的良好氛圍。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協調。積極發揮各地養老院服務質量建設專項行動領導小組作用,加強部門協調和工作統籌。相關部門根據《關于開展養老院服務質量建設專項行動的通知》(民發〔2017〕51號)、《關于做好全國養老院服務質量整治工作的意見》(民發〔2017〕157號)分工要求各司其職、通力協作。充分發揮行業協會、中介組織等作用,廣泛開展養老機構互評互學活動,相互促進,共同進步。
(二)加強保障支持。各地綜合使用政府固定資產投資、財政資金、彩票公益金、慈善捐贈資金、社會力量投資等,保障專項行動順利推進。民政部本級彩票公益金、地方各級留成的彩票公益金優先用于專項行動,并積極爭取各地政府財政資助、以獎代補、融資貸款等,優先支持養老機構安全設施改造和設備購置。各地要加大農村敬老院改造投入力度,落實將農村敬老院運轉經費納入財政預算要求。各省要研究組建養老服務或社會福利服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做好養老服務標準化試點示范建設工作,加強養老服務標準化能力建設。
(三)抓好督促落實。養老機構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或實際控制人是服務質量的責任人,要切實承擔服務質量提升的主體責任。各級民政、公安、衛生計生、質監、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要依法處置服務質量規范化建設中發現的不合法、不合規問題。有條件的地區可以購買服務或者委托第三方機構開展服務質量督查、巡查。整合相關資源建立和完善區域養老服務質量監督熱線平臺。對行動積極、效果明顯的養老機構給予表揚激勵,對存在嚴重違法違規行為或導致嚴重事故的養老機構一律曝光。衛生計生委繼續組織開展醫養結合機構醫療衛生服務管理專項檢查,提高醫療衛生服務質量,確保醫療安全。質檢總局將組織開展養老機構服務質量監測,推進各地政府將養老機構服務質量指標納入省級政府質量工作考核體系,發揮考核對質量提升的促進作用。民政部會同公安部、衛生計生委、質檢總局、食品藥品監管總局、認監委、標準委、全國老齡辦適時開展專項行動評估和督查工作,繼續將專項行動納入2018年民政工作綜合評估范圍,納入2023年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彩票公益金激勵指標考核范圍。
(四)明確節點,按時保質完成任務。各省級民政部門4月20日前,向民政部報送2018年專項行動省級實施方案;11月底前,向民政部報送2018年度專項行動總結報告。
帶動養老機構服務質量持續改善,社會對養老服務滿意度持續提升,老年人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增強。
商標侵權的表現形式有幾種?iso9000實施的意義,實施iso9000系列標準的意義ISO10010認證證書的申請流程是什么售后服務五星級認證是什么?gb/t27922售后服務認證辦理流程9001質量體系認證機構有哪些,ISO9001有哪些認證機構可以做養老服務認證要多少錢ISO9001族標準介紹,ISO9001族標準規范質量管理及實施意義CB認證證書有哪些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