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磁兼容EMC
各種運行的電力設備之間以電磁傳導、電磁感應和電磁輻射三種方式彼此關聯并相互影響,在一定的條件下會對運行的設備和人員造成干擾、影響和危害。20世紀80年代興起的電磁兼容EMC學科以研究和解決這一問題為宗旨,主要是研究和解決干擾的產生、傳播、接收、抑制機理及其相應的測量和計量技術,并在此基礎上根據技術經濟最合理的原則,對產生的干擾水平、抗干擾水平和抑制措施做出明確的規定,使處于同一電磁環境的設備都是兼容的,同時又不向該環境中的任何實體引入不能允許的電磁擾動。進行電磁兼容(包括電磁干擾和電磁耐受性)的檢測與試驗的機構有蘇州電器科學研究院、航天環境可靠性試驗中心、環境可靠性與電磁兼容試驗中心等實驗室。內部干擾是指電子設備內部各元部件之間的相互干擾,包括以下幾種:(1)工作電源通過線路的分布電容和絕緣電阻產生漏電造成的干擾;(與工作頻率有關)(2)信號通過地線、電源和傳輸導線的阻抗互相耦合,或導線之間的互感造成的干擾;(3)設備或系統內部某些元件發熱,影響元件本身或其它元件的穩定性造成的干擾;(4)大功率和高電壓部件產生的磁場、電場通過耦合影響其它部件造成的干擾。外部干擾是指電子設備或系統以外的因素對線路、設備或系統的干擾,包括以下幾種:(1)外部的高電壓、電源通過絕緣漏電而干擾電子線路、設備或系統;(2)外部大功率的設備在空間產生很強的磁場,通過互感耦合干擾電子線路、設備或系統;(3)空間電磁波對電子線路或系統產生的干擾;(4)工作環境溫度不穩定,引起電子線路、設備或系統內部元器件參數改變造成的干擾;(5)由工業電網供電的設備和由電網電壓通過電源變壓器所產生的干擾。電磁兼容技術的迅速發展從地球表面到人造衛星活動的近千千米空間內處處存在著電磁波,電和磁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及生產,電磁能的廣泛應用,使工業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電磁能在為人類創造巨大財富的同時,也帶來一定的危害,被稱為電磁污染,研究電磁污染是環境保護中的重要分支。以往人們把無線電通訊裝置受到的干擾,稱為電磁干擾,表明裝置受到外部干擾侵入的危害,其實它本身也對外部其他裝置造成危害,即成為干擾源。因此必須同時研究裝置的干擾和被干擾,對裝置內部的組織和裝置之間要注意其相容性。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日益廣泛采用的微電子技術和電氣化的逐步實現,形成了復雜的電磁環境。不斷研究和解決電磁環境中設備之間以及系統間相互關系的問題,促進了電磁兼容技術的迅速發展。今天通過對《電磁兼容EMC》的學習,相信你對認證有更好的認識。如果要辦理相關認證,請聯系我們吧。
安防實體防護類產品申請3C認證的所參照認證依據及強制性認證單元劃分原則ISO9001標準與ISO9000標準的區別商標遭搶注!如何應對?記住這三條CE認證申請流程環境與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標準內容和要求那ISO37001管理體系怎么保障企業安全呢特殊過程的概念與區分深圳ISO9001認證中的七大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