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近期分享了很多怎么提升品質管理的文章,那今天來看一個實際案例:工廠產品品質一般,經常出現殘次品,即使拳頭產品到市場上也是中端不到的水平,只能撿撿大廠的殘羹剩飯,針對這種情況,企業該怎么辦?
神州某地的A工廠,具體情況如下:
A工廠,出產的產品質量一般,經常性出現殘次品,拳頭產品到市場上撐死了也就是個中端不到的檔次,只能撿撿大廠的殘羹剩飯。
針對這樣的情況,工廠管理者想提高產品質量,考慮著是不是把工人工資往下壓,績效往上提的改革方案。因為現在廠里頂尖的那些工人每個月都能拿3、4千,做的東西雖然在國內還行,但是跟國外的一比簡直沒法要,天天被市場退貨,用了半年不到就打回來了。所以考慮把工資往下壓,讓這些工人每個月拿個1000塊底薪,做好了達到國內平均水平2000.達到國內優秀水平拿5000.國際平均水平才能10000.覺著這樣能提高產品質量。
A工廠具體的情況和管理者的想法如上所示,下面是一些質量同仁給的建議,我們來具體看一下:
質量人M認為:經常出現,一定是你的質量管理體系出問題了,或者你的工藝、流程有問題,當然最終也會反饋到質量體系的問題
質量人S認為:一般允許一批產品有一定的不合格率,但如果不合格率很高,那就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要從產品的生產再到加工,再到質檢,多個方面查找原因。
質量人K認為:生產質量出問題一般都是從人、機、料、法、環、測這幾個方面找原因。但是出現大批量、長期的產品質量問題,一般情況是責任與操作工人無關的。大概率原因是你整個生產工藝有問題或者機器運行不穩定,精度不夠。畢竟所以企業工人招工流程都差不多的,大企業招的產線工人也不會比小企業工人素質高多少的。
現代生產的基礎就是規范化。如果規范化都做不到,企業必死無疑。如果生產流程實現規范化,質量還是上不去,那還是先檢討下產品的工藝設計吧。
從K的建議中可以看出,他認為A工廠的原因有兩方面,一是生產流程是否規范化,二是先查看產品的工藝設計
質量人L認為:原因應該是多方面的,首先,大塊的分三塊,一個是進貨渠道的品管,一個生產過程的品控,一個是出廠前的品控
主要想說的是進貨渠道,也就是供應鏈的管理這一塊。渠道供應鏈特別是大廠能不能以合適的價格給到廠商A這個規格,這樣的備件過程,會導致產品在生產組裝的時候,會因為備件規格存在這樣那樣的一點點誤差,而出現各種問題。
其次,如果不存在供應鏈端的“品管”問題,那么就是生產過程中的質量控制,建議去其他大廠取取經,看看國外的質量控制標準是如何達到的。
另外特別指出:工人的問題和其他問題是同步的。因為工人的問題要分階段,有的時候是最重要的,例如排出了其他環節之后;有的時候不是最重要的,因為同步解決的時候,其他環節的優先級反而比人要高。
質量人Z認為,工序是構成產品質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產品生產過程中必須要對工序質量進生嚴格地控制,工序質量預控法是實現工序質量統計控制的較為簡單的一種方法,尤其適用于中小批量的生產。
工序質量一般是由操作者、機器設備、原材料、工藝方法、測量、環境等六大因素(5M1E)決定。如果這五大因素配合適當則能保證產品質量的穩定,反之則出現不合格產品。
以上就是各位質量同仁根據這個工廠的實際情況,結合自己的經驗給出的指導和建議,我們也希望各位質量同仁也能多多進言獻策,給這個工廠多一些指導!
【CCC認證咨詢】申請CCC認證的好處介紹企業進行各體系認證的好處!伊朗對本國商標注冊流程作出調整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 的申報周期江西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申報條件企業如何理解和應用HSE管理體系標準?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簡介( iso14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gjb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公司電話